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2组佩剑个人赛中,一位身材瘦高、眼神专注的小选手吸引了全场目光,年仅11岁的姜鑫瑞以凌厉的攻势和沉稳的防守,连续击败多名强手,最终摘得银牌,赛后,这位来自江苏的小将坦言:“每次比赛都让我更加自信,站在剑道上,我明白只能靠自己,也必须相信自己。”
从小好动到击剑新星
姜鑫瑞与击剑的缘分始于四年前,当时7岁的他是个精力充沛的孩子,父母希望他能找到一项适合的运动。“第一次看到击剑,我就被那帅气的服装和迅捷的动作吸引了,”姜鑫瑞回忆道,“我告诉妈妈,我想试试这个。”
启蒙教练李建平对这个徒弟印象深刻:“鑫瑞来的第一天就展现了出色的身体素质,但他的专注力更令我惊讶,很多孩子在这个年龄很难集中注意力,但他能够认真听完每一个技术要点。”
训练中的姜鑫瑞有着超乎年龄的毅力,每周五次、每次三小时的训练,他从不叫苦,即使是在最枯燥的基本功练习中,他也一丝不苟。“我知道只有把基础打牢,才能在比赛中做出正确的动作,”姜鑫瑞说。
比赛中的成长与蜕变
姜鑫瑞首次参加正式比赛是在他练习击剑一年后,那是一次省级邀请赛,当时年仅8岁的他止步十六强。“我紧张得手都在抖,脑子里一片空白,”他笑着回忆,“但我从中学到了重要的一课:无论准备得多充分,真正站在赛场上时,你必须独自面对一切。”
随着参赛经验的积累,姜鑫瑞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和风格,他的进攻犀利果断,防守稳健老到,完全不像一个11岁的孩子,在今年三月举行的华东区青少年击剑赛中,他一举夺得金牌,开始引起国内击剑界的关注。
“每场比赛都是一次学习机会,”姜鑫瑞说,“赢球让我信心倍增,输球则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,重要的是每次都能进步一点点。”
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
当被问及比赛中最重要的是什么,姜鑫瑞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心理素质,技术大家都差不多,胜负往往取决于谁更能扛住压力。”
他的教练对此深表认同:“击剑是一项极考验心理的运动,在剑道上,你孤立无援,只能靠自己做出判断和决策,鑫瑞的成熟正在于此——他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,不被得失所左右。”
半决赛中的一幕证明了这一点,当时姜鑫瑞落后对手三分,比赛即将结束,他叫了暂停,深呼吸几次,重新上场后连得四分逆转取胜。“我只是告诉自己,相信训练成果,做好每一个动作,”他平静地叙述,“紧张没有用,只能专注于当下。”
平衡学业与训练
作为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,姜鑫瑞面临着学业与训练的双重压力,他所在的学校对他的击剑训练给予了大力支持,允许他每天提前离校训练,并安排老师为他补课。
“时间确实很紧张,”姜鑫瑞承认,“但我学会了高效利用每一分钟,在去训练的路上我会背单词,训练间隙我会完成一部分作业。”他的成绩在班级一直保持中上水平,这令他的父母感到欣慰。
“击剑教会我的不仅是技术,还有时间管理和自律,”他说,“这些能力在学习上同样有用。”

未来的梦想
谈到未来,姜鑫瑞目标明确:“我希望能够进入省队,将来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。”他的偶像是中国佩剑名将仲满,2008年北京奥运会冠军。“我看过他的所有比赛录像,他的技术和心理素质都是世界一流的。”
姜鑫瑞的父母虽然支持儿子的梦想,但也保持着理性。“我们告诉他,无论将来能否成为专业运动员,现阶段都要兼顾好学习和训练,”姜鑫瑞的父亲表示,“重要的是他从击剑中获得的成长和快乐。”
对于其他想学习击剑的孩子,姜鑫瑞给出了建议:“不要害怕失败,每次比赛都是锻炼的机会,场上只能靠自己,所以平时要努力训练,比赛时要相信自己。”
随着青少年击剑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发展,像姜鑫瑞这样的新星正不断涌现,他们用手中的剑,不仅挑战着对手,更挑战着自己,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,姜鑫瑞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节奏——自信而不自满,专注而不固执,追求胜利而不畏惧失败。

这项古老的运动正因为这些年轻的面孔而焕发新的生机,而姜鑫瑞的故事才刚刚开始。